🚀火箭升空之时 When Rocket Launches
  • 开始计时
  • 三 (高中时期)
    • 青春
    • 拆手后,成功前
    • 缺失的父亲
    • 冬至
    • 所谓风度
    • 2012春节有感
    • 论爱情
    • 人性的分裂与回归
    • 门里门外
    • 雨感
    • 那些生命中重要的人们
    • 你失去什么,必将得到什么
    • 我们为什么活着
    • A Simple Life
    • 走路回家
    • 对于发动罢餐的倡议书
    • 毕业后的新生演讲
  • 二 (大学时期)
    • 还有16天啊。还有1个月啊。时间怎么过的那么慢呢。时间怎么过的那么快呢
    • 这一年很乱
    • 我在清华,过得很好
    • 冬至
    • 我在一个角落里,光明的角落里
    • 与郭家宝学长谈后感受
    • 交流琐记零——缘起
    • 交流琐记一——张广艳老师
    • 交流琐记二——邓俊辉老师
    • 乱吐一气
    • Good Luck To You
    • 春
    • 夏
    • 秋
    • 冬
    • 当夜色降临
    • 旅美日记一
    • 旅美日记二
    • 旅美日记三
    • 旅美日记四
    • 旅美日记五
    • 旅美日记末
    • 6月10日归家记
    • 提早知道的事实
    • 再给我点时间
    • 雷阵雨
  • 一 (博士时期)
    • 碎片
    • 矛盾
    • 猛然焦虑
    • 透视耳
    • “阵雨转多云,南风三级”
    • 时间
    • 医院琐事
    • 出院琐事
    • 第二人生
    • 下坠
    • 拾珠
    • 十年。
    • 学生时代的终结
  • 零(毕业至今)
    •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 长不大的人
    • 给兄弟张一鸣的婚礼致辞
    • 两本读不下去的书
    • 落叶
    • 换工记
  • 日记和其他
    • 日记:高中
    • 日记:大学
  • 微信公号归档(待补充)
    • 我想做的事
    • 人机交互科普集
      • 手机键盘是帮你怎么纠错的 [打字系列Vol.1]
      • 滑行输入是怎么工作的 [打字系列Vol.2]
      • 盲人是怎么用手机打字的 [打字系列Vol.3]
      • 十指打字一定比一指禅快吗?[打字系列Vol.4]
      • 想不到吧,emoji也可以说出来 [打字系列Vol.5]
      • 手写笔的不完全发展史[触屏系列 Vol.3]
      • 汉字输入法的不完全发展史 [打字系列Vol.6]
      • 手机屏幕是怎么判断你想点哪儿的?[触屏系列Vol.1]
      • 运动障碍者是怎么用触摸屏的 [触屏系列Vol.2]
      • 验证码是如何把盲人拒之门外的 [无障碍系列 Vol.1]
    • 科研相关
      • 怎么产生一个好的科研想法?
      • 一些老板和我的对话
      • 我是怎么做文献调研的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 [摘要Abstract]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 [引言Introduction]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 [相关工作Related Work]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研究方法]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结果部分Results]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讨论与结论]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番外篇:Rebuttal]
    • HCI PhD 申请的一些经验
    • 如何做一个帅气(划掉)的PhD
    • HCI PhD 找工作的一些经验(教职篇)
    • HCI PhD 找工作的一些经验(业界篇)
    • 游记
      • 7/5旅行日志-巴黎
      • [旅行日志] 7/6 - 巴黎
      • [旅行日志] 7/7 - 圣米歇尔山
      • [旅行日志] 7/9 香波尔城堡
      • [旅行日志] 7/10-7/12 尼斯
      • [旅行日志] 7/12-7-14阿维尼翁
      • [旅行日志] 7/14-7/16 尼姆和阿尔勒
      • [旅行日志] 7/16-7/20 阿斯佩谷
      • [旅行日志]7/22 - 7/24 弗莱堡
      • [旅行日志] 7/25 - 7/30 瑞士
      • [旅行日志] 7/31-8/3 伊斯坦布尔
      • [旅行日志] 8/4-8/6 卡帕多奇亚
      • [旅行日志] 8/7-8/10 费特希耶和棉花堡
      • [旅行日志] 8/10 - 8/13 雅典
      • [旅行日志] 8/13 - 8/17 圣托里尼
      • [旅行日志] 8/18 - 8/20 威尼斯
      • [旅行日志] 8/20 - 8/23 佛罗伦萨
      • [旅行日志] 8/24 - 8/30 罗马和那不勒斯
      • [旅行日志] 8/31 - 9/1 梅尔祖卡
      • [旅行日记] 9/2 - 9/3 马拉喀什
      • [旅行日志] 9/3-9/5 菲斯
      • [旅行日志] 9/5-9/6 卡萨布兰卡
      • [旅行日志] 9/6 - 9/9 开罗
      • [旅行日志] 9/9 - 9/12 卢克索
      • [旅行日志] 9/12 - 9/14 番外篇:各大机场
      • [旅行日志] 9/14-9/16 悉尼
      • [旅行日志] 9/17 - 9/23 墨尔本
      • 到陌生的小岛去
    • 周末推荐
  • 发射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这有帮助吗?

  1. 微信公号归档(待补充)
  2. 游记

[旅行日志] 9/3-9/5 菲斯

上一页[旅行日记] 9/2 - 9/3 马拉喀什下一页[旅行日志] 9/5-9/6 卡萨布兰卡

最后更新于8个月前

这有帮助吗?

摩洛哥旅途的后半段,我开始体验生活。菲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和其他许多非洲城市一样,分为新城区和老城区。在菲斯的这两天,我呆在Couchsurfing认识的朋友Adil家附近,经历了城里一个普通年轻人的生活。

火车到达菲斯已是夜晚,Adil已经在站台等待了。Adil也是看到我的行程规划之后主动联系我提供住宿的,但是他的英文不好,打字老拼错,总是发语音,起初我还以为是骗子。事实上再次证明是摩洛哥人热情好客而已。

一下火车就会感到整个城市的贫穷:城里基本没有公共交通,公交车里黑压压地挤满了人,根本上不去。所以出租车成为了必须品,十分钟的路程只收 0.5 美元左右。而这里的出租车也有“领域”,只会开到固定地方:新城区的只管给你开到城门,然后穿过城门换打老城区的出租,目的地太偏僻就拒载。

而且为了赚钱,每个车必须要坐满四个人才会出发,按照人头收钱。跟Adil下车,路边响起店铺和住宅里做饭的声音,有许多小孩子在踢足球,仿佛回到小时候住爷爷家的傍晚。我们走进一个窄窄的巷子,停在一扇破旧的大门前,Adil说,这就是我家了。

(Adil家在的巷子很窄,大概过不了汽车

(Adil的卧室,没什么家具,但被很用心地布置过,墙上的图案是他和哥哥一起刷的

说实话,进去的时候我有点震撼。整个房子是石头砌的,一共四层。Adil告诉我他有七个兄弟姐妹,两个哥哥,四个弟弟妹妹。父母住在最高层,弟弟妹妹在三楼,大哥在二楼,二哥搬出去了,一楼是他的房间和储物室。

一大家子同住在一起,洗澡要烧水再用水瓢浇在身上,卫生间也是用水瓢冲,条件相比于熟悉了现代生活的我们有些过于简陋。

(一楼的客厅,除了一台缝纫机和柜子基本上没有其他家具

我想如果住在酒店或者旅游景点的话,是怎么都不会体验到当地人这种生活的。Adil母亲做了晚饭,我们搬了个小桌子一起吃,但他的家人都没有下来。虽然摩洛哥人很热情好客,但因为宗教的影响,和我打交道的大多数是男性——我基本上没有和女性说过一句话(只有在卡萨布兰卡一个阿姨好心提醒我小心手机被抢走。我问Adil为什么大家不一起吃,他说弟弟妹妹和妈妈都太shy,不想下来。

(Adil妈妈的手艺很棒,晚饭是面饼和牛肉丝,牛肉吃起来焦嫩,要用饼蘸在油里夹起来吃

晚饭之后我们开始闲聊,我还问Adil,街上好多小孩玩游戏,但为什么女孩子都不见了?他说女孩子放假一般都会待在家,妹妹们也在家写作业。

他说这个城市生活很艰苦,赚钱很少,学历高的人也没有出路。他前几年从大学毕业,学的法律,想要报考研究生,但招收的名额太少。毕业后就先在手工艺厂打工。去年在小学门口开了一家文具店,卖些文具,因为自己学过电脑,就顺便做一些打印、扫描和查询信息的服务。

他说自己现在还在学法律,九月份有申请考试。他说以后想要做律师或者法官,但机会很渺茫。他问我,你觉得摩洛哥怎么样?

我说我很喜欢!因为风景多样,人们友好,价格还便宜。他说但是对我们来说,价格一点也不便宜,可能刚好维生。一个年轻公务员的工资,差不多是300美元,但租房子每个月就要一百美元。开车的话,每个月又要花掉一百,根本没有机会攒下闲钱。

他说他很羡慕有时间出来旅游的人,因为火车太贵。他从没去过马拉喀什或者撒哈拉,尽管就在五六个小时车程之外。

晚上Adil带我走进他的小店,店里摆满了笔、本和各种文具。我们进去时,正逢大哥开车进货回来,从车里搬出来一些笔记本、尺子、胶水和计算器。因为下周一开学,会有许多学生来买文具。Adil清点计算器的时候,一边记账一边告诉我,今年文具的价格又涨了。

(Adil和他兄弟们经营的文具店,在当地一所小学门口

Adil的大哥读了工商管理的研究生,还参加了计算机的培训班,但现在在一个山区的小学做老师。Adil有两个学核物理的博士朋友也在高中做老师。他告诉我,许多有学历的人找不到对口工作,只能做小学中学的老师。

他们的语气里透露着无奈,那晚我们聊到夜深——从摩洛哥的教育,到找工作,到以后想做的事。我只能庆幸自己幸运,尚有机会去做喜欢的事情。

第二天我和Adil一觉睡到中午,太阳已经火辣辣的了。他带我去附近早点铺吃点东西,一些蛋糕加上鲜榨香蕉牛奶,非常好喝。

(蛋糕加果汁只需要0.5美元

之后我俩走到古城外的一座山坡,在那里可以远眺全城。Adil说,这个地方许多游客都不知道,是我以前上学走的路。

(从山坡远眺菲斯古城

我俩从山坡下来,穿过有围栏的大路就来到了古城。古城里面早已热闹非凡,每条狭窄的道路两边都开满了小商铺,买糕点的,手工品的,香料的,蔬菜瓜果的,俨然一个加长版的菜市场。

Adil说,这座城市非常依赖游客,许多人都靠经营店铺为生。COVID这两年对大家生活的打击很大,很多店铺都不得不关门。

(菜市场一角

曲折幽长的菜市场巷子非常容易让人迷路。好在有本地“向导”帮忙,我们毫不费力地走到当地最著名的一个景点:皮革染坊。当然,是在我没有准备的情况下——

我们拐进另一个巷子,地上突然有了脏水,空气逐渐变得腥臭——然后我才意识到,原来这里是染坊。两旁的染坊里有工人在摆弄动物皮,接着踩着台阶向上走,气味越来越浓,我的肚子里一阵翻滚,赶忙戴上口罩。走上天台,Adil跟我说,到了,这里就是染坊。

(每个洞里装了不同的染料,人们把皮革在这里清理、上色、风干

(这里的皮革工艺很出名,大部分是羊和牛皮

拍了几张照片,我赶忙要求下楼。染坊里还有工人直接跳进染缸清洗皮革,换做是我估计早就被熏晕咯。

逛完了古城的特色,阳光依然炙烈。我们就顺便走到城里唯一的花园乘凉。花园里有许多竹子和棕榈树,许多人在这里休息。和YSL花园一样,这里有一种异国风情。

(花园一角

傍晚我们继续在古城漫步。接近日落天气逐渐凉爽,各种小摊贩早就占好了摊位,街道和广场上挤满了散步的人群。搞笑的是因为染了头发,许多女孩儿看见我都会说“阿尼哈撒哟”…… Adil跟我说这边女生好多都看韩剧,把我当做韩国人也不奇怪了。(什么时候国产剧也能做到文化输出?《东八区的先生们》什么玩意儿?

(傍晚的街道依然人来人往,非常像是镇上的集市

(日落时分的住宅区。褪色的房屋在远方,近处是一片贫瘠的土丘,或是即将建造什么东西,或是刚刚拆除了什么东西

Adil说自己去年学习了Excel,但还想学Photoshop,因为店里时常有人来请他制作名片和证书,但他不懂怎么修改图片。我说我教你啊,于是下午剩余的时间我就坐在电脑前,把自己Photoshop的所有皮毛都传授给了他,还帮电脑安装了盗版Photoshop (中国人特殊技能

(Adil和他弟弟在文具店的合影

第二天的晚饭也非常丰盛,每个人有两道菜,一盘烩蔬菜(撒满了孜然,我喜欢!一盘卤牛肉,味道很香,很有中餐的感觉

(继续搭配本地大饼食用

这两天他帮我付了所有饭钱和出租,热情地向我介绍他的家人和朋友,把店铺交给他的弟弟打理,自己陪我逛了整个城市,我只有说不出的感动。环境可以限制一个人的生活和机会,但阻挡不住他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内在对生活的热忱。

刚刚Adil又给我发了语音问我的旅行怎么样,我告诉他挺好的,也希望他过得愉快,律师考试顺利。

(我和Adil离别在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