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志] 7/31-8/3 伊斯坦布尔
最后更新于
最后更新于
夏日旅途已经进行一个月,我们切换一下频道,和高中同学孟岩从欧洲来到亚洲的土耳其,做一次精神罗马人!
(steam 早就是土耳其人了
土耳其的旅游消费相比前几个国家便宜近一半,所以从机场出来没有丝毫犹豫地打了出租车。 我们的出租车司机驾驶非常狂野,在高速上左手拿着手机导航,右手时不时拿起另一个手机刷instagram,在拥挤的道路上灵活地辗转腾挪,给我俩吓得不轻。
(日常单手开车
插播一个冷知识,土耳其的首都不是伊斯坦布尔,而是东部的安卡拉。伊斯坦布尔的街道上到处能看到流浪猫和狗,悠然自得地漫步,对过往行人熟视无睹。据说根据土耳其的宗教,杀害一只流浪猫需要建一座清真寺才能赎罪,所以当地对猫狗非常友善。
(在地铁售票处的流浪猫
到达酒店已是落日时分,街道上依然车水马龙。当即我们决定去体验本地著名的土耳其浴:先蒸桑拿,然后躺在热乎乎的大理石台上打肥皂泡,最后用水盆舀水把身上冲干净。不知是不是游客的缘故,澡堂大爷搓澡时的力道非常轻,完全不比北方澡堂五块一次搓的舒服。
(浴室里更衣的隔间,栏杆上搭的布是用来遮身体的。拍出了《每周质量报告》暗访的感觉
既然已经先洗澡,我们也就和这个城市”坦诚相见”了,走路吃饭也得像本地人才行。我们找旅店老板学了几句土语,去ATM取了点土钞,然后上街吃点土味。 常用的土耳其语听起来很奇怪,比如“好的”读作“他妈”,“谢谢”读作“骚”
(还有奇怪的中文组合 😅
土味最著名的就是烤肉,配上当地特色“Aryan”酸奶——这种酸奶里面放了盐,说是为了解腻,对我来说还有催吐的功效
(看起来人畜无害的Aryan咸酸奶,第一口就yue了
(立刻点了一杯土茶,暖暖的,很贴心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开始像标准游客一样疯狂打卡景点。在伊斯坦布尔老城区不做游客都难,这里景点密度非常大,两步可以看到一个清真寺,三步到达博物馆。 先逛了托普卡帕宫,奥斯曼帝国苏丹的紫禁城。里面非常大,但王室住所的房间结构都是石头做成的,感觉像是进了某村里的高档土窑。
(墙壁贴上了瓷砖,但地板是水泥,有农村精装房那味儿
(里面还展出古时各种高档兵器,像极了游戏里的充钱装备
(皇宫后花园可以望向海峡
接着逛圣索菲亚大教堂。这个地方东罗马时期为基督教教堂,后来被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里面能看到耶稣画像和清真装饰共存的景象。进去要脱鞋,门口味道很酸爽。
(大教堂内部非常华美,许多吊灯在头顶上发光
(信徒在祈祷
土耳其旅游文化非常发达,发达到中餐厅的服务员都会讲中文,而且是没口音的那种。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选择了去土味餐厅吃烤肉卷。
(一个卷只要五十里拉,有羊肉牛肉和内脏口味
(土味甜品店,各种颜色的糖糕味道类似,但是通体沾了蜂蜜所以又甜又腻
(餐厅土人
(路上穿蓝衣的旅游志愿者,大都是青少年,让我想起来以前奥运报名支援者的时候
最后一天我们少有地开始逛纪念品店,因为这边的纪念品实在是便宜。伊斯坦布尔最著名的购物地点叫做大巴扎,翻译成中文叫做”义务小商品市场”,路过摊位的时候只要和摊主对了个眼神,就会受到盛情的购物邀约。
(手工艺品,首饰,织物,瓷器一应俱全
伊斯坦布尔给我的印象非常亲切。拥挤的道路、嘈杂的市场、城外的古堡和野山头、城里的建筑空地和褪色平房,让我不断想起二十年前家乡开封的模样。毕竟是时隔多年第一次踏上亚洲的土地,即使无法回家,也算在短短三天经了一次记忆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