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升空之时 When Rocket Launches
  • 开始计时
  • 三 (高中时期)
    • 青春
    • 拆手后,成功前
    • 缺失的父亲
    • 冬至
    • 所谓风度
    • 2012春节有感
    • 论爱情
    • 人性的分裂与回归
    • 门里门外
    • 雨感
    • 那些生命中重要的人们
    • 你失去什么,必将得到什么
    • 我们为什么活着
    • A Simple Life
    • 走路回家
    • 对于发动罢餐的倡议书
    • 毕业后的新生演讲
  • 二 (大学时期)
    • 还有16天啊。还有1个月啊。时间怎么过的那么慢呢。时间怎么过的那么快呢
    • 这一年很乱
    • 我在清华,过得很好
    • 冬至
    • 我在一个角落里,光明的角落里
    • 与郭家宝学长谈后感受
    • 交流琐记零——缘起
    • 交流琐记一——张广艳老师
    • 交流琐记二——邓俊辉老师
    • 乱吐一气
    • Good Luck To You
    • 春
    • 夏
    • 秋
    • 冬
    • 当夜色降临
    • 旅美日记一
    • 旅美日记二
    • 旅美日记三
    • 旅美日记四
    • 旅美日记五
    • 旅美日记末
    • 6月10日归家记
    • 提早知道的事实
    • 再给我点时间
    • 雷阵雨
  • 一 (博士时期)
    • 碎片
    • 矛盾
    • 猛然焦虑
    • 透视耳
    • “阵雨转多云,南风三级”
    • 时间
    • 医院琐事
    • 出院琐事
    • 第二人生
    • 下坠
    • 拾珠
    • 十年。
    • 学生时代的终结
  • 零(毕业至今)
    •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 长不大的人
    • 给兄弟张一鸣的婚礼致辞
    • 两本读不下去的书
    • 落叶
    • 换工记
  • 日记和其他
    • 日记:高中
    • 日记:大学
  • 微信公号归档(待补充)
    • 我想做的事
    • 人机交互科普集
      • 手机键盘是帮你怎么纠错的 [打字系列Vol.1]
      • 滑行输入是怎么工作的 [打字系列Vol.2]
      • 盲人是怎么用手机打字的 [打字系列Vol.3]
      • 十指打字一定比一指禅快吗?[打字系列Vol.4]
      • 想不到吧,emoji也可以说出来 [打字系列Vol.5]
      • 手写笔的不完全发展史[触屏系列 Vol.3]
      • 汉字输入法的不完全发展史 [打字系列Vol.6]
      • 手机屏幕是怎么判断你想点哪儿的?[触屏系列Vol.1]
      • 运动障碍者是怎么用触摸屏的 [触屏系列Vol.2]
      • 验证码是如何把盲人拒之门外的 [无障碍系列 Vol.1]
    • 科研相关
      • 怎么产生一个好的科研想法?
      • 一些老板和我的对话
      • 我是怎么做文献调研的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 [摘要Abstract]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 [引言Introduction]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 [相关工作Related Work]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研究方法]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结果部分Results]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讨论与结论]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番外篇:Rebuttal]
    • HCI PhD 申请的一些经验
    • 如何做一个帅气(划掉)的PhD
    • HCI PhD 找工作的一些经验(教职篇)
    • HCI PhD 找工作的一些经验(业界篇)
    • 游记
      • 7/5旅行日志-巴黎
      • [旅行日志] 7/6 - 巴黎
      • [旅行日志] 7/7 - 圣米歇尔山
      • [旅行日志] 7/9 香波尔城堡
      • [旅行日志] 7/10-7/12 尼斯
      • [旅行日志] 7/12-7-14阿维尼翁
      • [旅行日志] 7/14-7/16 尼姆和阿尔勒
      • [旅行日志] 7/16-7/20 阿斯佩谷
      • [旅行日志]7/22 - 7/24 弗莱堡
      • [旅行日志] 7/25 - 7/30 瑞士
      • [旅行日志] 7/31-8/3 伊斯坦布尔
      • [旅行日志] 8/4-8/6 卡帕多奇亚
      • [旅行日志] 8/7-8/10 费特希耶和棉花堡
      • [旅行日志] 8/10 - 8/13 雅典
      • [旅行日志] 8/13 - 8/17 圣托里尼
      • [旅行日志] 8/18 - 8/20 威尼斯
      • [旅行日志] 8/20 - 8/23 佛罗伦萨
      • [旅行日志] 8/24 - 8/30 罗马和那不勒斯
      • [旅行日志] 8/31 - 9/1 梅尔祖卡
      • [旅行日记] 9/2 - 9/3 马拉喀什
      • [旅行日志] 9/3-9/5 菲斯
      • [旅行日志] 9/5-9/6 卡萨布兰卡
      • [旅行日志] 9/6 - 9/9 开罗
      • [旅行日志] 9/9 - 9/12 卢克索
      • [旅行日志] 9/12 - 9/14 番外篇:各大机场
      • [旅行日志] 9/14-9/16 悉尼
      • [旅行日志] 9/17 - 9/23 墨尔本
      • 到陌生的小岛去
    • 周末推荐
  • 发射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这有帮助吗?

  1. 微信公号归档(待补充)

我想做的事

有开公众号的想法已经很久了。大学的时候,偶尔抽风发一些自己拍的脑残小故事,被建议去当公号小网红,还是太肤浅。虽然自己经常在博客写文章,大多是关于生活经历,没有特别大的受众面。今年一些经历,让我终于下决心赶在2020的尾巴把公号开起来。公众号的目的有三:科普知识,分享经验,以及扩大交流。

首先是我认识到了传播知识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去年跟朋友聊天,我给他看在b站上收藏的各种土味视频和cxk打篮球,笑声过后,他给我推荐了一个叫回形针up主。回形针算是给向来只看鬼畜区的我打开科普视频的大门,原来分享知识可以做得这么深入有趣。后来也关注一些up主比如吟游诗人基德,半佛仙人,以及硬核一点的Yannic Kilcher(油管上一位读机器学习paper的up主),获益匪浅,也觉得能把复杂的知识讲得深入浅出是个要下很大功夫,但成就感特别大的事。既然自己在读博士,不如写点文章,像那些up主一样,科普给感兴趣的人。因为自己读的是人机交互专业(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HCI),文章也就与之更相关一些,包括但不限于各种交互的历史,理论,和新鲜的应用。

其次是分享经验。我做各种事情喜欢“先找人请教,再自己摸索”。阅读过来人分享的经验是一种捷径,也比其他的方式更加真实鲜活。读博是个挺复杂的过程,譬如申请,读文献,写论文,谈合作,还要处理各种心理问题。如果我经历了这些东西,并且幸运地跨了过去,那为什么不把它们整理一下来为后人铺路呢?HCI领域有位很著名的教授Phillip Guo曾经把自己读博的经历写成了一本小书,叫《读博万难》(The Ph.D. Grind),当初读的时候感觉特别真实贴切,也帮助自己渡过许多迷茫的时刻。因此我会争取把自己的读博经历系统地总结一下,抽空发出来。

最后是扩大交流,认识更多的人。疫情在家憋了一年,愈发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圈子之小,能够交流的人并不多。加之物理上的隔离,让我这个社会动物崩溃了好久。人最兴奋的时候是创造力迸发的时候,而写作,哪怕只是无目的的呓语,都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我把这个公号视作一个窗口,希望以写作来和各位交流。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我的信息,可以去 drustz.com 看看(或者直接点击原文)。

2020/12/11于西雅图

DrustZ

上一页微信公号归档(待补充)下一页人机交互科普集

最后更新于8个月前

这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