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笔的不完全发展史[触屏系列 Vol.3]
最后更新于
最后更新于
这是与触屏交互相关的第三篇文章,让我们看看手写笔们是怎么工作的
乔布斯介绍iPhone的时候说过,“谁想要一个手写笔呢?(谁都不想)”。然而现在Apple Pencil 都出两代了(狗头。在需要办公、艺术创作的环境中,手写笔还是真香——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这玩意儿跟普通的 有什么不同,是如何工作的呢?
手写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它的发展也历经了从被动测光到压力传感,再到现在主动检测的阶段。
手写笔祖宗:光笔⚡
压力
电容
主动检测
硬核时刻:手掌误触检测
其实手写笔这玩意儿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早在1955年人们就想到用笔来直接和屏幕交互,毕竟笔要比手指精确地多。第一个手写笔原型诞生于麻省理工学院为美国军方开发的计算机"whirwind", 后者是用来模拟飞行数据的。
后来人们看到了这种交互的商用价值,开始设计对用户更加友好的光笔,引入到个人电脑以及游戏主机上:
那么光笔是如何工作的呢?它的工作原理需要依赖当时老式的CRT显示器。CRT显示器在显示图片的时候会快速地刷新它的像素,每次刷新一个像素,从屏幕左上角开始一直刷新到右下角。因为速度很快,所以人眼是看不出来的,但是用相机拍摄就会看到有时候屏幕上会有一个条形带一直在动。
而在光笔中有一个感光器件,当把光笔贴在屏幕上,屏幕的像素点扫描过笔头时,笔会记录下这个时间点然后发送给电脑,电脑就可以根据时间推算出光笔在屏幕上的坐标,从而显示光笔的笔迹。所以光笔并不能发光,而是检测屏幕的光。
光笔只能用于老式的屏幕,所以当商务PDA出现时,想要用笔就得发明新的方法。不知道有没有人用过这种PDA:
这种PDA的手写笔是通过压力感应来工作的,配合电阻屏幕来使用。当笔尖按压屏幕的时候,电阻屏幕会有轻微的变形,按压位置与底层的电路接触从而触发点击效果。因为需要让屏幕变形,所以在用这种笔的时候往往要笔尖够细,而且要大力出奇迹。
由于只要压力足够大就可以书写的缘故,你也可以用牙签和钢丝自制一款PDA手写笔(狗头:
电阻屏用多了手会很酸,于是电容屏的出现让交互更加自然——不用按压,只需要轻碰就可以点击。电容屏工作的原理,我在第一期文章里也有介绍。
与电容屏配套的手写笔,和文中介绍手指点击的原理是一样的,它们往往长这个样子:
笔尖是用导电材料制成的,比如橡胶,来模拟手指的功能,因此在书写的时候软黏黏的,并不是很舒服。而且在书写的时候,手指是不能放在屏幕上的,因为屏幕并不能分清笔和手的区别,必须提着笔写,还是很累(于是有人做了手掌误触检测的技术,详情移步 硬核时刻 )。
最后说一下我们现在用的手写笔,例如iPad Pencil 或者 Surface Pen。这些 都需要充电,因为它们不依赖于屏幕,而是靠自己主动发送给屏幕信息来完成书写识别。我们拿ipad举例,在ipad屏幕下方会有一层专门感应笔头的传感器。当笔头与屏幕接触时,除了其位置信息被屏幕捕捉到以外,笔会将压力和自己旋转的信息同时发送给设备。这样一来,可以实现更自然的书写体验,比如控制笔画粗细。这些都在苹果的广告里有所展示:
这里是硬核一点的知识,面向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同学们:)
如前文所说,当手和笔一起放在屏幕上时(比如写字的时候会自然地把手掌靠在平板上),屏幕会分不清到底哪个是手掌,哪个是笔,从而会在二者间来回乱跳。于是有人通过分析二者在触屏上的图案特性,来区分手掌的触碰和笔尖的触碰 [7]。具体来说,手掌在屏幕上的图案半径更大,并且移动更慢;而笔尖则与之相反。通过建立决策树的模型,就可以实现手掌误触的检测。
以上就是手写笔的不完全历史!当然除了文中介绍的这些手写笔外,还有许多,但是工作原理大同小异。我非常喜欢用笔写东西,甚至为了好的手写体验而买了Surface。读完这篇文章,下次你在ipad上写字时,会不会惊叹一个小小笔划后面,也隐藏着这么多历史和技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