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升空之时 When Rocket Launches
  • 开始计时
  • 三 (高中时期)
    • 青春
    • 拆手后,成功前
    • 缺失的父亲
    • 冬至
    • 所谓风度
    • 2012春节有感
    • 论爱情
    • 人性的分裂与回归
    • 门里门外
    • 雨感
    • 那些生命中重要的人们
    • 你失去什么,必将得到什么
    • 我们为什么活着
    • A Simple Life
    • 走路回家
    • 对于发动罢餐的倡议书
    • 毕业后的新生演讲
  • 二 (大学时期)
    • 还有16天啊。还有1个月啊。时间怎么过的那么慢呢。时间怎么过的那么快呢
    • 这一年很乱
    • 我在清华,过得很好
    • 冬至
    • 我在一个角落里,光明的角落里
    • 与郭家宝学长谈后感受
    • 交流琐记零——缘起
    • 交流琐记一——张广艳老师
    • 交流琐记二——邓俊辉老师
    • 乱吐一气
    • Good Luck To You
    • 春
    • 夏
    • 秋
    • 冬
    • 当夜色降临
    • 旅美日记一
    • 旅美日记二
    • 旅美日记三
    • 旅美日记四
    • 旅美日记五
    • 旅美日记末
    • 6月10日归家记
    • 提早知道的事实
    • 再给我点时间
    • 雷阵雨
  • 一 (博士时期)
    • 碎片
    • 矛盾
    • 猛然焦虑
    • 透视耳
    • “阵雨转多云,南风三级”
    • 时间
    • 医院琐事
    • 出院琐事
    • 第二人生
    • 下坠
    • 拾珠
    • 十年。
    • 学生时代的终结
  • 零(毕业至今)
    •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 长不大的人
    • 给兄弟张一鸣的婚礼致辞
    • 两本读不下去的书
    • 落叶
    • 换工记
  • 日记和其他
    • 日记:高中
    • 日记:大学
  • 微信公号归档(待补充)
    • 我想做的事
    • 人机交互科普集
      • 手机键盘是帮你怎么纠错的 [打字系列Vol.1]
      • 滑行输入是怎么工作的 [打字系列Vol.2]
      • 盲人是怎么用手机打字的 [打字系列Vol.3]
      • 十指打字一定比一指禅快吗?[打字系列Vol.4]
      • 想不到吧,emoji也可以说出来 [打字系列Vol.5]
      • 手写笔的不完全发展史[触屏系列 Vol.3]
      • 汉字输入法的不完全发展史 [打字系列Vol.6]
      • 手机屏幕是怎么判断你想点哪儿的?[触屏系列Vol.1]
      • 运动障碍者是怎么用触摸屏的 [触屏系列Vol.2]
      • 验证码是如何把盲人拒之门外的 [无障碍系列 Vol.1]
    • 科研相关
      • 怎么产生一个好的科研想法?
      • 一些老板和我的对话
      • 我是怎么做文献调研的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 [摘要Abstract]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 [引言Introduction]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 [相关工作Related Work]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研究方法]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结果部分Results]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讨论与结论]
      • DrustZ的论文小课堂[番外篇:Rebuttal]
    • HCI PhD 申请的一些经验
    • 如何做一个帅气(划掉)的PhD
    • HCI PhD 找工作的一些经验(教职篇)
    • HCI PhD 找工作的一些经验(业界篇)
    • 游记
      • 7/5旅行日志-巴黎
      • [旅行日志] 7/6 - 巴黎
      • [旅行日志] 7/7 - 圣米歇尔山
      • [旅行日志] 7/9 香波尔城堡
      • [旅行日志] 7/10-7/12 尼斯
      • [旅行日志] 7/12-7-14阿维尼翁
      • [旅行日志] 7/14-7/16 尼姆和阿尔勒
      • [旅行日志] 7/16-7/20 阿斯佩谷
      • [旅行日志]7/22 - 7/24 弗莱堡
      • [旅行日志] 7/25 - 7/30 瑞士
      • [旅行日志] 7/31-8/3 伊斯坦布尔
      • [旅行日志] 8/4-8/6 卡帕多奇亚
      • [旅行日志] 8/7-8/10 费特希耶和棉花堡
      • [旅行日志] 8/10 - 8/13 雅典
      • [旅行日志] 8/13 - 8/17 圣托里尼
      • [旅行日志] 8/18 - 8/20 威尼斯
      • [旅行日志] 8/20 - 8/23 佛罗伦萨
      • [旅行日志] 8/24 - 8/30 罗马和那不勒斯
      • [旅行日志] 8/31 - 9/1 梅尔祖卡
      • [旅行日记] 9/2 - 9/3 马拉喀什
      • [旅行日志] 9/3-9/5 菲斯
      • [旅行日志] 9/5-9/6 卡萨布兰卡
      • [旅行日志] 9/6 - 9/9 开罗
      • [旅行日志] 9/9 - 9/12 卢克索
      • [旅行日志] 9/12 - 9/14 番外篇:各大机场
      • [旅行日志] 9/14-9/16 悉尼
      • [旅行日志] 9/17 - 9/23 墨尔本
      • 到陌生的小岛去
    • 周末推荐
  • 发射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这有帮助吗?

  1. 二 (大学时期)

6月10日归家记

上一页旅美日记末下一页提早知道的事实

最后更新于6年前

这有帮助吗?

这学期过得不是一般的快。猛转眼竟然已经过去了。突然不太想写如去年一样的四季总结,但日子经过之后,总归要留下点东西权作纪念。 今天下午刚刚到家。是突然想回家,带上还没考的《数值分析》课本,匆匆忙忙赶回来。踏进门有一种奇怪的感受,异样地舒服,好像以前学习考试紧张得要命,但一回家就可以静下心写点东西一样。 然后我想想,可以倒序 讲一讲这个学期。 前不久我和室友温和参加一个比赛,对搜狗问问里的问答进行分类,看看哪些是广告,这样。因为老师说参加这个比赛可以免考,而且第一名有一万五奖金。 然后我们从三周前开始做,期间经历比赛官方的无能和模糊定义(他们也不知道广告怎么定义),烧脑讨论,还有各种熬夜刷数据,一直到现在我的手指还因为连续敲了三四天代码痛得要命,电脑这几天天天跑得可以煎鸡蛋。今晚是最后提交的截止时间,真是心累体累。 开始我们的精确率只有不到五成,大家都震惊了,这也太低了吧。结果中途官方把数据重新标注了一遍, 说我们之前弄错了,你们用现在这个做。我们又震惊了,这比赛真随意,就好比本来大家比赛谁能分辨漂亮的女生,结果官方标注里说凤姐很漂亮,然后发现弄错了,换成孔连顺。不过我们还是做到了前三。期间曾经一直保持第一,结果比赛最后两天突然被两组反超,我跟温和都很尴尬。 这个比赛只有前两名有奖金。 再往前的一个月是赶新闻学位的课,影视制作的作业。 这学期新闻课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任务出奇的多不过收获也不少。其实新闻双学位是有够水的,到现在我上过的课除了XXX新闻史,XXX原理基本上寥寥无几,上这些课真的是浪费生命。不过这学期我选了一门影视制作,课程负担甚至超过某些专业课。他的作业是这样的: 前半学期,每周需要上交一套老师规定的镜头,比如不同角度的拍摄,不同光线的拍摄,不同运动的拍摄 后半学期,需要完成三个大作业:自我介绍,一个非虚构短片和一个虚构短片 前半学期还好,我跟另一个上新双的同学互相拍拍就可以凑合交上去,后半学期简直是灾难,自我介绍还好,只需要一分钟,不过我还是花了三天来拍一整天来剪, 效果一般,感兴趣可以看看 其实班上放的时候,我发现好多人剪得根本不能看,“我是一个爱吃美食的女生”,然后把我们学校食堂的饭菜拍了个遍; 或者干脆没有旁白,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人在里面走来走去,跟个人写真似的,令人尴尬。 然后三分钟非虚构短片 我们拍了国旗仪仗队,但是老师说这个题材都被拍烂了,你们能拍出什么花样啊?我们说我们要拍其中一个队员,挖掘他的个性,心理和特点来从不同角度反映这个队伍。老师说不错,我很期待。然后我们就找了一个同学采访,跟他去训练,那真的是连续三四个小时站在大太阳下,踢腿踢腿走正步走正步,我看着就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不过除了这些,由于我们是刚刚认识,也不好意思一直跟在人家后面拍他吃饭睡觉上课,所以最后素材只拍了他训练,升旗的时候他说不看国旗是一种不尊敬结果我们都没有拍,最后全是他们踢腿踢腿走正步走正步……我跟队友说,得,咱又拍烂了。 最后我说,干脆剪辑的时候加点我的个人风格进去,反正内容肯定没戏,不如我们出奇制胜。 队友说哇你真是天才。我就把片子前三分之一剪成了鬼畜,仪仗队走正步鬼畜起来简直绝配。结果最后展示的时候,因为前面的作品感情都太平,评委都要睡着了,一看鬼畜大家都乐了,就说不错不错。 最后虚构短片老师给了三周时间让我们做,结果队友都有拖延症,直到前三天才开始,而且剧本还没想好。就是上周,最后大致构思是一个人可以用意念进入其他人朋友圈,结果有次他刷一个女孩朋友圈的时候被女孩删了好友,意念就困在里面,久而久之意念一直在里面就喜欢上了这个女孩,然后他俩又重新加好友,主角的意念为了永远跟女孩在一起就把现实的主角吞噬在朋友圈乱七八糟的东西。大家都觉得哇塞这创意,碉堡了,简直是无与伦比,如此杀马特。反正也没时间想别的剧本和请演员,我们就自导自演,花了三天拍摄,一天一夜剪,最后竟然还剪出来了,我真是佩服我的编故事能力。刚剪好就卡着点去展示,评委纷纷表示没有看懂。我就说那是因为它整合了时间穿越,人脑意识分离,蒙太奇等心理特性和拍摄技巧,不是看一遍就能懂的。评委纷纷表示很高端。 (我都不好意思再看一遍了) 再往前推,就是实习,还有申请暑期的研修。去年去香港的经历不是很愉快,今年去美国,希望不是不是很愉快。 二月以来我想抱怨的时候不少,不过似乎再也不会像刚进大一那会儿跑到浴室痛哭了。四月还专门去买衣服,我让朋友评价看看是不是比以前有品位多了,他们是是是,以前你就是没品位,现在是正常品味。 还有女朋友,每年春天都会想找,这学期尤甚,大概是因为马上就毕业了有点饥不择食的缘故,远远看见个漂亮女孩 就上去跟人家要微信,一加就亮明自己立场。真是尴尬,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了,那段时间我应该是被不明星球的外星人控制了,那个我不是我,真的。 从香港回来后,我很珍惜与同学和朋友的相处。一个人可以孤独但不可以没朋友。前半学期经常和刘豫群几个聚,又找了好久没联系的大学朋友聚,后学期忙,最近比赛期间都只跟温和交流,发展出深厚的革命友谊。对了,四月好久不见的初中同学来北京被我款待,啊真是,越来越漂亮了…… 我看看自己以前的文笔,好像都是消极打头,生动地叙事和倾诉,然后积极地结尾。好像一写点什么东西就是这样。太消极了。我这学期上了门心理课,基本上每节课都要做测试,最后结果是 您的积极情绪得分是3.83(满分7分),在我们班上超过49.7%的同学。您的消极情绪得分是2.17(满分7分,得分高代表消极情绪多),在我们班上超过53.8%的同学。 好像我并不是很阳光?只是最后都会以正能量收尾。不过还是那样,如果你们看了我写的东西收到了鼓舞,那是最好的,我愿意让所有人都开心。 今天翻到以前手机日志里每天记录的一小段一小段话,那天做了什么,怎么想。读来很有趣。有时候过着过着就会晕,忘记前一段自己做了什么。我写日志给自己看的意义就在于,把这些生活记录下来,不要让他们真的被抹掉。想想如果几个月的故事,不久之后都被忘记再也找不回来,是多么无奈又伤感啊。 雁过留声,风过留痕,我生活过,留些文字,权作为没有浪费的印记。

《张明瑞的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