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琐记二——邓俊辉老师

每次写谈话内容前,我认为有必要对交流对象作简要介绍:

邓俊辉老师,计算机系2013级系主任,31班班主任,数据结构课程教师,是全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老师之一,在学堂在线(MOOC)上开授数据结构课程,超过5万人次选修。

今天计划是和邓老师边吃饭边聊,结果老师有事,给我发短信:“饭后在紫二西边小河见吧。”老师还真有格调,我yy了一下五四的时候一位长袖长者在柳堤边向学生谈论人生的情景……午后的阳光很灿烂,我跑到河边,看到老师已经在等我了。

天气很冷,老师看我穿的薄,提议说,我们边走边聊吧。便沿着河散起步。为了拉近关系,我赶忙说,老师,我已经把您在MOOC上的课上完了。老师很惊喜,说哎呦,那很好啊!我面露憾色:“不过这次选课没选上您的,您可能还不熟悉我。” 老师依然很开心,“今天来,想谈谈什么呢?”

恩,这次开头挺顺利,我想。老师步伐有点快,我紧追上去,提出了想法。

“想与您聊聊关于大学,以及未来、人生发展相关的事,其实也没那么大,主要是想和一些不同的人聊聊,了解不同的看法,能更好的对以后做准备。”老师一边听我说,一边发出“嗯”、“好”的声音,让我很不好意思,同时也让我觉得老师在很认真地倾听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大一的时候不太了解大学生活,那时候基本是高中的模式,一直学课本上的知识;直到下学期我写了一个大作业,很有成就感,突然就开窍了。我想以前我都在做些什么啊,学习复习好像都是些没有意义的事,至少它们对我的现在和未来并不是有很大关系,我应该更好地想想我应该怎么度过大学生活。所以我就主动找一些很厉害的学长谈话,一位说,要多尝试,多经历,有了了解才能做选择。我觉得很正确(老师:很好啊)。所以这个学期我就做了一些尝试,比如报SRT啊,假期准备实习之类的。但前阵子我和另一个学长交谈时,我发现有些问题(还是上篇提到的交换生)我还是没有仔细思考,我觉得自己应该与更多人交流来获得更全面的认识,所以想找您谈谈大学生活。”

老师点点头,“你说的很好,想法也很好。我以前也有几位学生,跟你一样,对自己大学生活有想法,并且主动找人探索。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不同人交流,会有不同的思想,你要用归纳法,找到自己认为有用的,而不是演绎法照搬。当然我的看法也不是完全正确,但我的经历确实要丰富些。我想先说一些我身边的例子吧。我以前呢,是做清华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那时候我们有一个调研,是在每一次校友聚会的时候,对在各个领域最优秀的成功毕业生,当然这个成功是大家普遍认为的定义,进行分析。得到两方面结论,一份针对学校,分析学校应该怎样培养人才,一份针对学生。主要分析二十项因素,来看这些人身上那些因素共同点最多。

“我们前后找了几十年以来的毕业生,在十六万人中分析了五百人,得到了结论。结果发现很多结果出乎清华校方的意料。比如,我们分析了成绩因素,按理说成绩好应该更成功吧?但结果是,成绩对以后的发展并没有影响,就是说,成绩好并不代表发展好,当然也不可能发展差对吧。这是很出乎校方意料的一点。那社工呢?大家都认为如果做了什么学生会主席、社会工作可能对未来发展有所帮助,结果还是没有关系。没有关系意思是有没有这些优势都不影响以后发展。那么家庭影响应该足够重要了吧,比如有的家长眼界很高,有先进的观念,培养孩子很有方法,这是个影响因素吗?不是。地域呢?比如有的同学来自偏远地区,有的在大城市(老师:对了,你是哪里人?我:我是河南的。),这是影响因素吗?不是。这些都不是,那我们发现了什么呢?我们在二十多个因素里,唯一发现很多人都具有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很早地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并且着手做准备(老师:像你一样。我:呵呵)。举个例子:我的学弟,九几届的,田范江,创立了一个很著名的婚恋网站,百合网,你知道吧。我那时候是团委的书记,他是助理,我们一同共事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他在这方面也很有想法。他就对未来有很多考虑,并且也去实践了。他本科的时候就建立了科技创业者协会,很有激情,拉来很多人做活动,做得很成功。他是博士毕业的。最后也是出来创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很艰难,很苦,详细的我就不说了,有时间你可以上网看看。但是他一直坚持,最后成功了。

“我问过他:你觉得大学最重要的是做什么?(因为老师帮我问了,所以这个保留问题最后就没有再问)

他说:第一是尝试。尝试不同的东西,多经历一些新事物,刚刚听你讲,你也在尝试,很好。

第二个我听着有点意思,他说是犯错误。多犯错误,多摔打。当然不是故意去犯错误,而是在尝试的时候会犯错,会积累很多经验。他说大学就是一个试炼场,是让你犯错误的地方,很多错误你现在不犯,以后就不能再犯。犯错误不怕,这是增长自己经历的过程。

“这是一个例子。其实我觉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很多都缺乏这种主动的精神,很多同学没有为未来打算,或者为自己规划、做准备的思想,大家都是按照几个老套的方式走。我认为,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系其实没必要这么多学生,你想一想,单单全国几千所学校,每一个学校都有计算机系,它们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也很厉害,而我们培养出来的也是技术型人才,这有什么区别?清华老是标榜自己要培养全面性的、创新性的现代化人才,这些词都很虚的,怎么算是优秀呢?很多同学来到这个系,对这个专业有两个想法:一个是认为计算机专业很火,待遇很高,而且很干净绿色(老师:虽然实际不是这样的,哈哈),以后出去跟别人说自己搞IT的,也很有面子。相当于以后工作就不会发愁了,把计算机当做饭碗,这种想法属于底层的技能层面;另一种是进了计算机系,就把自己当做搞计算机的人,把自己框在这个专业里了,不关心其他。或者认为计算机专业是很高端的,以后在这块发展,也是白领贵族。我们应该站在更广的角度来看,一个毕业生应该有自己对专业、职业、产业的看法。

“今年前些时候一个学生找到我,她是奥赛金牌,毕业了。见到我,说自己在清华教研院读研。我觉得很奇怪,她很厉害的,代码写得也很出色,为什么去读教育?她就对我说,发现自己对计算机兴趣不大,但在教育领域找到了兴趣点。前几天,有个大四的同学,也是竞赛保送,很厉害,我们比较熟悉,他就来找我,说自己想读新闻与传播(我觉得老师在这里举例是说提前探索的重要)。这我不评论,但是有一点,我觉得计算机系的氛围不好。我是局外之人了,能看清楚,那位找我的大四学生也像我提到了这点。你会发现,我们的学生总是爱虚吹别人,贬低自己,就是所谓的23(笑),比如一些大牛就说自己什么都不会,结果做出的东西谁也比不上。那个学生就跟我举例,竞赛生给大家出题,都很迫不得已的样子,说自己能力不够,出点水题希望大家不要嘲笑,结果出的题很难。这就造成了集体上的不自信。有的同学就会想,那些很牛的人都说自己不好,自己能力肯定差远了。或者大家平时都爱互相吹捧,到最后出结果或者有同学失败的时候却不再说话,这都是一种很坏的气氛。大家在潜意识里就对自己否定,然后自然跟着主流的方向走,人云亦云,因为他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或者不敢去想。

“我讲课这么多年,能看出来计算机系在这点和其他系的区别。面向全校的数据结构课上,很多同学都积极交流,这次答疑我和尹老师都很高兴,因为来了八个学生。别人肯定会想,八个学生这么少,怎么会高兴呢?因为以前我们系能来五六个就不错了。我发现计算机系的同学像你这样的人很少,很少有人去主动交流,大家都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所以能够深入交流、坦诚沟通的人不多。又由于有这种气氛,很多人在上课或者其他时候有了问题就不想去问老师、问别人,他会想我是不是会被隔壁大神鄙视啊。这种心态就使得我们系相互间的交流不是很充分。当然,我们系老师也有责任。

“因此我觉得大家要注重下这个问题。我在读大学的时候,那时分了相当于现在的重点班,我在里面,就发现班里很多同学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或者这样说,交流不是很多。所以现在同学聚会的时候,我们的关系总是好像没有其他普通班的人那么亲。这就是一种隔阂。有次我一同学喝多酒,对我们说,‘毕业那天我就知道你们班没我们其他班亲,因为我们都要去天南海北了,都在抱头痛哭,你们跟没事人似的,因为你们大都保研了’。有的事情共同经历过感情才会持久,我们就是没有经历过,真心的交流也太少。”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绕着清水河走了数圈。桥下喝水清冽,阳光依然很灿烂,走着走着也不冷了。听完老师的话,我觉得自己启发非常大。

我说:“听完您这番话,我觉得自己心中某些想法更加坚定了,起码我觉得自己是正确的,会坚持下去(老师:很好啊)。因为前些时候与另一个学长交流之后,我发现其实他也并不懂交换生这一方面。所以多去交流了解,才有选择的机会。”

老师说:“是这样的。不能偏听,兼听则明。关于交换、出国这方面呢,我是这样想的:出国还是很有帮助的。并且就算延期毕业了,又有什么关系?我就讲讲我自己的经历吧,我第一次给你们上课的时候说我的大学是勾股定理,五年本科,四年读完硕士博士。就说延期毕业吧,很多人为什么不想这样?首先考虑的是面子。延期听起来就像是蹲了一级,是不是学习没别人好啊,别的同学都工作娶妻生子了,我还在学校是不是很丢脸啊,这是首先想到的。但是主要的原因也就是面子了。我在MOOC上的课程助教中最努力、最认真做慕课的是一个研究生,他当初是电机系的,转系来到我们系,回读了一年。但他丝毫没有消极的情绪,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多出来这一年,他也好好地利用起来,包括考托考G,做我这门课的助教等等。他做助教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总是跟别人讲或者当面对他说,’你将来是成大事的人’。(笑)这话我可不是经常讲的。我说你可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MOOC助教了,因为我们学生已经超过了五万,你是五万同学的助教,并且跟着我做了一年。有的学生做了一个学期就跑了,你能坚持下来,而且知道自己的目标,很不容易。在说到我自己,我花四年读硕士博士,其实现在有些后悔。我的同学花了五年六年,甚至有的花了八年获得学位,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积淀了很多,有了很多准备。当你脱离学生身份,就会有很多羁绊,比如申请材料、提交项目,以学生的身份会感到轻松很多,做了老师就有一种降低身份的感觉,无形中就使得事情完成得艰难。学生阶段将这些都做了,之后就会感到很轻松。这其实是一种积蓄的过程。”

“另外,做事也要找到其中的乐趣,有感觉了去做,人就不会觉得累。你看我,教了十六年数据结构,为什么每次上课还都是神采奕奕?因为我品到了这其中的味道。我觉得这些知识很值得琢磨,有很优秀的思想。我把做事看成两个阶段:第一个是知其趣,觉得这个事情有意思,然后去做。一看就没意思的东西就不要浪费时间了。但是这种激情持续往往很短,所以想更深入、更长久地做成一件事,你需要到第二个境界:知其味。悟到它的味道,他的精华和思想,这些更深层的乐趣会让你不知疲倦地做一件事。比如我刚刚说的那两位学生,我想他们也很好,知道自己不适合计算机,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知道味道的领域。有些地方多琢磨琢磨,慢慢就能品出味道。”

我点点头,心中却不断思考老师说的话。和学长交流,能够了解当下最贴切自己生活的情况;但和优秀的长者谈话,他们从过往者的角度能够给自己更深刻、更长远的见解。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多与不同的人交流、老师说要了解各专业而不仅仅是计算机的原因吧,知道更多,思想越不片面,思路也更广阔。

不知不觉又是几圈,我放慢了脚步,对老师说:“谢谢老师。其实我刚进大学的时候也不是很有主动探索的意识。是因为我一年级的时候上过两门课,一个叫做生涯规划,一个叫做职业生涯规划。这两门课对我触动很大,我才有意识地开始去真正思考未来。”

老师很感兴趣:“哦?说来听听。”

我想了一下,说,“其实第一学期报的生涯规划是门新生研讨课,老师讲得并不是很深入,也没有收获很多真正的东西,但她给我们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生涯,那门课也算是让我打开了探索生涯的大门。因为依然迷茫,我第二学期就选修了职业生涯规划。那节课很水,因为很多韩国人(呵呵),但是我却从那节课中得到了很多能让自己醒悟的东西。比如老师喜欢在课堂上放《非你莫属》,有次是一个清华经管大三的学生,他很优秀,是那种标准型的好学生,成绩很好,又是学生会主席,还有很多爱好,表达能力也很好,但面试结果却不令人满意。但有些草根或者很普通的人,因为有某些方面的特点,被一些老板相中。他们有的是技校毕业但是很有商业头脑,在学校就开始做生意,赚了几万块钱,很有灵性;或者有的人很喜欢研究化妆品,就到各种厂家实验那些产品的效果,还自己做实验。所以我就开始想,现在学校“好”的定义是综合,或者成绩好;但是到了社会如何被称作“好”?怎样在未来被社会或者公司认可?自己必须具备某些特长,或者说至少专精一门。也就是说,要在某一方面与别人不一样,并且这一方面是别人不能轻易模仿的——要与众不同(老师赞同地点头)。

“这也是让我开始探索的一个导火索吧。但是我那个时候并不太清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于是我找学长交流,准备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这学期我就报了SRT,也准备寒假去实习。虽然SRT项目我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起码我可以知道实验室研究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而且今天与您交谈,我觉得自己的决定还是很对的。其实我做过大学的规划,只是之前比较模糊。”

老师好奇地问,"你的规划是什么?“

我说:“大学之前我就有规划,想的比较大块,比如要好好学习,专业要好;身体要锻炼;练练音乐;然后在大学做出一件很大的事情。但是入学后就立刻具体了一些,因为大一刚来的时候一直都是被虐状态嘛(老师:呵呵),所以给大一定的计划是打好基础,好好学习。因为大一还没有适应过来,基本上所有时间也都在学习,所以计划完成得还不错。大二的目标是多尝试,多经历。具体到上学期也是好好学习,但是学的是计算机这个专业方面要求的一些知识,比如网络、各种语言啊、操作系统啊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任何知识,起码要知道什么是什么。然后也开始接触一些方面,比如科研、工作等。然后下学期就是基本上有了方向,向深度扩展,比如在某个实验室做或者去实习。大三我准备交换,然后也是继续发展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且更深更精,大四就是根据大三的选择进行调节。(其实也可以环游世界什么的)”

老师说,“有模有样啊!看来你已经规划得已经很具体了,挺好,那以后就是坚持做下去。”

我接着又问道:“老师,您做过职业规划测试或者类似的测试吗?您觉得它的帮助大吗?”

老师笑了,“哈哈,我还真做过,那时候我和同学一起做的,我们可能是很早的一批实验者。我可能是个特例吧,那时候我测的结果就四个字:高校教师。但是其他同学测试的结果什么都有,比如幼儿园老师,研究人员,但是这些人最后也在我们系做老师,而且做得都不错。我记得最逗的是一个同学的结果:理发师。我们都笑他,现在他是我们系一个很有名的老师。这种测试其实也有依据,它反映你的一些特点,让你更好了解自己。但是完全不必被这些测试局限。”

(下面的交流更关乎个人问题)

我说,“上职业生涯课时我也做过测试,结果显示我与人交往能力比较强,适合做销售员或者广告业务经理、作家之类的。我其实不太感兴趣。”

老师说,“人际交往强项很好,至少在我们系很少有人有这个强项。那你对什么感兴趣呢?”

我想了想,回答,“其实我以前觉得自己可以研究一些新的东西,做成产品然后推动社会进步,让人们受益。但是现在我对纯理论或者一直做研究不太感兴趣,而且自己肯定不如那些已经有基础的、竞赛的同学,或者至少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我发现自己在将一些实验技术或者科技转化为实际产品的方面比较有优势,所以我想可以做一种桥梁性的人,同样是创造出新的工具,但是是将各种技术结合,而不是自己发明技术。”

老师笑笑,“其实现在谈出国、科研、工作啊还是有点早,路是一步一步走的,说不定到时候你又喜欢理论科研了呢?并不是竞赛的同学就能做好,很多人后来居上成为了领先的研究者。但是有了想法是很好的,付诸行动吧。

“但是另一方面来说,人不能太追求成功。就比如我们做的调查,分母可是十六万啊,成功的人也只有五百位,可能几届出现一位就很好了。你要知道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做好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准备。

“成为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巨大的勇气。很多人不接受这个事实,比如清华有的毕业生离校之后就失联了,并不是出事生病了,而是他觉得自己混得不好,所以逃避。其实就像我说的,作为一个普通人,也需要把每件事品尝出它的味道来,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其实别说你们年轻人了,我们都无法完全拥有做普通人的勇气和智慧。我接触过上一辈的清华老校友,都是很普通的一群人,那时文革他们被下放,每天要做苦力。有一位老人被分到扫厕所,他就很自豪地说,在我们那一片,我扫的厕所时最干净的,我是标杆。我们问他为什么他要扫那么好,他说,因为我是清华大学的,清华大学的就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哪怕是扫厕所,我也要做好。这是普通人的智慧和勇气,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当然,如你所说,我们要做的,不是一个平庸的普通人,而是要有与众不同之处的普通人。”

听完这话我心里有点堵,也有些沉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们又转回了见面的地方。老师停下脚步,说,“那好,今天就聊这些吧?时间也不早了,耽误了你不少时间。”

我连忙摇头:“不不不,应该是麻烦您了。另外我发现MOOC真得很好,我就是自从上学期上了您的数据结构开始真正在MOOC上学习的,比如现在正在学函数式语言、网络之类的。”

老师很惊讶,“你上学期学的吗?上学期就学完了?那你是我知道的第一位校内学完我的课程的学生啊,哈哈。我看好你哦,你有坚持的精神。你还要上课吧,那我们以后再见,加油!”老师向我握了一下拳头。

这次谈话就在如此充满正能量的氛围中结束了。结束的场面是:一个少年在灿烂的阳光中奔跑,由于过于兴奋,他进到了三号楼结果被困住了……

这次谈话,让我领悟了许多,老师说的很多话都很有意义。毕竟是经历多,看得多的人,每一句话都值得咀嚼。可能我只能消化一部分,或者花好长的时间去完整吸收,但我想,这次交流之后,至少我的方向更加明晰了。

以上为谈话内容,希望阅读的你们也能从中找到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如果真的让你有所思考的话,那是我最欣慰,最开心的事。

最后更新于